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道教养生之蟹香煎虾脯

道教养生之蟹香煎虾脯

一、材料与用量

主料

  • 虾仁 150克
    (选用新鲜、去壳去肠后的虾仁,控干水分备用)
  • 猪肥膘肉 30克
    (剁成细末,适量增加油润口感及香味)

辅料

  • 蟹黄 60克
    (新鲜蟹黄最佳,如用干蟹黄,请提前用热水泡软并滤干多余水分)
  • 蟹肉 25克
    (去筋后备用,可增加鲜甜口感)

调味料

  • 植物油 110克
    (分次使用:煎制时约50克,调汁时留余油)
  • 黄酒 10克
  • 精盐 2克(其中1克用于虾胶腌制,另1克用于调酱)
  • 味精 1克
    (或鸡精2克,根据个人口味调节)
  • 豌豆淀粉 约7克
    (其中2克用于虾胶调制,其余约5克调成湿淀粉备用)
  • 胡椒粉 适量
  • 包尾油 5克
    (可用香油或调味油,起提香作用)

高汤

  • 上汤 75毫升
    (建议选用清鲜的鸡汤或虾汤,提升整体鲜味)

二、功效与营养

  • 补虚养身、壮腰健肾
    • 虾仁:富含优质蛋白、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修复的作用,适合体虚及病后恢复者。
    • 猪肥膘肉:虽然热量较高,但适量加入能使虾胶更润滑香浓,并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助于温补体质、强健腰肾。
    • 蟹黄:含有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滋补肝肾、增强体力的效果;同时蟹肉的鲜甜也增加了整体口感。
  • 整体滋补:本菜咸鲜适口,虾与蟹的搭配不仅保留了海鲜的鲜美,还兼具养身调补作用,适用于体虚、产后及老年人群食用。

三、制作步骤

1. 虾胶制作

  1. 清洗与处理
    • 将虾仁洗净、去除虾线,控干水分。用刀背轻拍虾仁,使其稍松软有助于出胶。
    • 将猪肥膘肉剁成细末,与虾仁混合。
  2. 腌制调拌
    • 向混合物中加入腌料:盐约1克、豌豆淀粉2克、鸡精(或味精)适量。
    • 沿同一方向充分搅拌,直至形成细腻光滑且富有粘性的“虾胶”。
  3. 湿淀粉调制
    • 将剩余约5克豌豆淀粉加适量水调匀,做成湿淀粉备用。

2. 成型与处理蟹黄

  1. 成型
    • 用手将虾胶捏成小丸状(直径约2~3厘米),放入涂有薄油的碟中,便于后续下锅煎制。
  2. 蟹黄处理
    • 将蟹黄用沸水快速过一下,滤去多余水分,保持其浓稠香味备用。

3. 生煎虾脯

  1. 初步煎制
    • 预热炒锅,倒入约50克植物油。油温升至约160–180℃时,将虾胶丸轻轻放入锅中。
    • 略煎后用锅铲轻轻压扁成饼状,使其受热均匀。每面煎1–2分钟,直至两面均呈金黄色,虾脯熟透。
  2. 成品整理
    • 将煎好的虾脯捞出,置于碟中备用,注意轻放以保持形状完好。

4. 制作蟹黄酱汁

  1. 调制酱汁
    • 锅中倒入余油(约50克),加入黄酒快速溅香,再注入75毫升上汤,煮沸后加入剩余的盐(约1克)和味精调味。
  2. 打芡增稠
    • 转小火后倒入预先调好的湿淀粉,迅速搅拌均匀,使汤汁浓稠成均匀芡汁。
  3. 融合海鲜
    • 将滤干水分的蟹黄和蟹肉加入酱汁中,快速轻拌,使之与芡汁充分融合,撒入适量胡椒粉,再加入包尾油(5克)提香,调拌均匀。

四、注意事项

  • 虾胶调制:确保虾仁与猪肥膘肉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虾胶细腻顺滑;调拌时顺一个方向搅拌更易出胶。
  • 火候掌控:煎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以中小火慢煎为宜,既能形成金黄酥脆的外皮,又能保持内馅嫩滑。
  • 酱汁打芡:湿淀粉使用时要迅速均匀搅拌,避免结块;芡汁不宜过浓,应保持适中流动性以便均匀挂在虾脯表面。

五、功效与适用人群

  • 补虚养身、强身健肾
    • 本菜富含优质蛋白及海鲜中的多种微量元素,能有效调补体虚、产后调养及老年人健身补肾。
  • 增强免疫、促进恢复
    • 虾仁与蟹黄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身体恢复和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
  • 适用人群
    • 特别适合体虚、肾气不足、产后调养及病后康复人士,同时也适合追求滋补养生的人群作为日常滋补佳肴。

这款优化版“蟹香煎虾脯”采用精细虾胶制作与生煎工艺,搭配蟹黄蟹肉调制的浓郁酱汁,既能完美呈现海鲜的鲜美风味,又兼具补虚养身、强腰健肾的食补功效,是一道兼顾美味与营养的理想滋补菜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