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推开门的那一刹那,里面一股凉风和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作者就想进去捡,这个时候潘博文就跟他说,既然球是我打进去的,我去捡。
作者说,这样吧,咱俩一起进去,那个小李呢也比较好事儿,就一块跟了过来,于是啊,他们就把小温留下来看拍,他们三个人进去了。
推门进去以后,对面是一堵墙,墙上写着住宿规定,落款是03年,往左走就是一楼的宿舍,都是老式的木门,虚掩着。
宿舍的走廊并不暗,因为是一楼,又是晴天,有光能照进来,走廊的尽头是个洗漱间,弥漫着那种骚臭的味儿,楼梯间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进到楼梯间,里面也不是很黑,正午的阳光正好能照进来。只是往下走的楼梯上,横七竖八地堆了很多课桌椅,看了有点发怵。
作者跟他俩说要不然不捡了。小李说,哎呀,来都来了,咱就下去呗,小李比较瘦,身子轻便,直接翻了过去。
这么一看,作者就跟着绕了过去,顺便给潘博文搭了把手,他们仨沿着没有护栏的水泥楼梯一直往下走,由于堆得东西很多,光是下到负一层,就废了很挺大劲,花了大概一刻钟。
此时光线已经很暗了,他们发现这个楼梯啊,还有向下的台阶,只是被铁门锁上了,旁边只有个小门,是敞开着的,连接着负一层有个大厅,在走廊的尽头还能看到隐约的光线。
他们刚要从小门进去,潘博文突然说,哎呀,刚才翻桌子的时候,自己的钥匙好像掉到楼梯上了,要回去找一下,让他们俩先走,自己一会就赶过来。说完,潘博文就上楼去找钥匙。
于是,作者跟小李就先进了小门,走进去之后,就觉得这里面有点阴森恐怖了。小李这时候就有点害怕了。
作者跟小李说,别怕,我带了手机,我有门卫张伯的电话,实在被困住了还可以打电话叫人,大不了领两张过失单,要高考了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于是给小李看了下他的小米2手机,还有3G信号。这时候的两个人,没有等潘博文回来,就开始往里面走,但是进去走了一段路,作者就感觉不太对了,走廊的光线就在前面,但自己却失去了方向感。
原本是下来找羽毛球的,但是现在这种感觉好像也很难,此时作者就感觉这个走廊啊,无比的空旷,像一个地下停车场一样,他并不知道小李当时是什么感觉,但是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因为他在和小李说,朝亮光跑的时候,得到了迅速的响应。
作者说当时自己的感觉已经不是恐惧了,而是热血上涌,两个人也不知怎的就跑到了走廊的尽头,亮光就在眼前,亮光处是个楼梯,两个人呢便连滚带爬的上了楼梯。
来到了地面上的两个人,如释重负,而后发现他们是从学校后门,对着的那所小学的楼道里出来的,旁边是一群小学生在出校门,现在应该是中午放学的时间,他们就顺着学生和家长的人流出了门,连午饭都没顾得上买,直接从一中的后门回学校了。
回到班级,看到了拿球拍的小温,小温看到作者说,等了半天,你俩也没出来,我就带着拍回来了。
作者一看,拍子那里少了潘博文的那个李宁球拍,就问她,潘博文的球拍呢?小温说,潘博文是谁?
小温的回答就让作者觉得,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很不真实。作者说就是刚刚体育课上,一起打球的10班的同学啊,两个人就这个问题争执了半天啊,小温还是一口咬定她不认识潘博文,而且小温的重点不在潘博文这个人身上,而是自己没有弄丢球拍,因为要上午自习啊,争论不得不停止。
一下午自习,作者就想去10班找潘博文看个究竟,没想到小李已经先来找他了,小李脸涨的通红,看上去很激动,和作者说话的逻辑呢,也有些失控。
作者一再追问,到底怎么了,小李用近似吼叫的声音说出了几个字,潘博文,消失了!
这时的作者也没有多想,就说是不是在地下室摔着了,作者看到小李眼泪已经流出来了,他告诉了作者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小李说,所有人都不认识潘博文了!
作者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他突然想起小温的反应不就是这样吗?所以他就急忙往楼下跑,想去他们一起进去的宿舍楼里看一下,结果他们刚从里面跑出来的那个宿舍楼,此时已是大门紧锁,看到这一幕的作者,脑袋嗡一下,俩腿一软,瘫坐在那,整个人都不好了。
下午第一节化学课过后,作者用剩余的理智,去找了体育老师,想在他那里证实方发生的一切只是个玩笑。
结果体育老师的出勤表上,根本就没有潘博文的名字,而且老师也对潘博文这个名字很陌生。
那么接下来的整个下午,作者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同样的遭遇呢,可能还有那个十班的小李同学,也可以说两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是,作者内心坚信他和小李是一样的,认为潘博文是存在的。
放了学之后啊,作者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他有潘博文的QQ,马上准备拿起手机打开QQ,发现手机突然没电了,按常理来讲,手机不能那么快没电啊,作者没管那么多,就赶紧跑回家,破天荒的打开电脑,登上QQ,就看到了QQ上小李被踢出年级群的消息。
因为他说了太多关于潘博文的信息,同时他也给作者发了上百条消息,全部都是关于潘博文的,作者颤抖着搜了一下好友列表,发现没有潘博文这个好友,当时作者几乎要晕了。
这个时候,作者她姐看到他在玩电脑,就找借口说要用电脑做CAD,把电脑要了过去。作者呢就去找小米充电器,把手机充上电,想看看手机里能不能找到潘博文的信息,手机开机的那一刹那啊,作者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1970年1月1日11:52。
作者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个画面,不过连上wifi之后时间正常了,上QQ显示超时重登,无记录。相册大部分内容都损坏了。
作者心里几乎崩溃。到这里呢,作者已经清楚的明确了一点啊,就是除了在他和小李的记忆里,潘博文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个事实呢实在是太过难以接受了。
之后作者的这部小米2就一直无法使用相机、闹钟和指南针,去门店报修之后,说陀螺仪损坏,镜头没事儿,高考后作者刷了个小米V5的系统之后,倒是能用了。
后来这个作者,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个事情,结果呢,成功引起了姐姐的注意,认为这孩子是不是高考压力太大,说胡话了。周末就带他去医院,看了心理医生。
小李的反应也是同样的激烈,看样子受到的刺激也不小。十班的班主任还找过作者,说小李的情绪很不稳定,不要贸然的跟他接近。
在这之后,作者还发现周围关于潘博文的一切,仿佛全部都被没收了,包括潘博文的学号被顺位顶替。还有在初中的毕业照里,也没有了潘博文的身影。毕业留念册里的留言和祝福也不见了等等。潘博文真的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作者和小李两个人,在高考前经历这样的事情,高考肯定是要受到影响的。本来可以读南开大学的作者,后来去了西南的一所211,小李也是从211的水平掉了下来。考入了本地的理工大学。大二的时候就去了澳大利亚,只是偶尔在朋友圈发发代购。
高考过后,作者一直很怀念潘博文,但是就是证明不了他的存在。后来这个作者发现了更多细思极恐的地方,例子举了很多,两个重点…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