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咒语为何要用“急急如律令”来收尾

咒语为何要用“急急如律令”来收尾

不管是在电视剧,电影,还是小说中,道士在念咒语时,结尾经常听到一句:急急如律令。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汉代公文中,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例如:

1、在陕西出土的木简中,其中一个木简上有段文字如下: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尉、二千石、守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绶,发夫讨畔羌,急急如律令。

2、在《史记·三王世家》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

3、东汉末年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中也写到: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可见在以前的公文中,经常会用到“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它的意思事事情太急需要立即处理,犹如律令一样马上实施。

后来道教咒语或符箓中,参考了这种结束方式,以勒令鬼神立刻按符令执行。在南宋赵彦卫撰写的《云麓漫钞》一书中记载:“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意思是说急急如律令事汉代公文的常用结束语,就像今天的“符到奉行”,张天师承用了公文的结尾,符咒的结尾改用急急如律令。

后来清代顾张思所著《土风录》记载:“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意思是符咒的结尾有雷部有神明名叫律令,执行的速度特别快。

所以急急如律令一般都需要搭配着神名使用的,最常见的就是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我是奉了老君的命令,希望这个命令可以速度传达。

“急急如高上神霄东华仙君律令敕”、“急急如高上神霄大帝律令敕”、“急急如南极长生大帝律令敕”等等,都是类似的意思。

简答对一个简单咒语进行个解释,这个是神兵收妖破邪的开旗咒:

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

这一咒先是召集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着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后以“急急如律令”收尾,这种格式比较简单,相似的也比较多,最后分享几个咒语:

1、驱邪煞咒:敕敕洋洋,日出东方,吾赐灵符,普扫不祥,口吐山脉之火,符飞门摄之光,提怪遍天逢历世,破瘟用岁吃金刚,降伏妖魔死者,化为吉祥,太上老君吾吉吉如律令。

2、邪祟离身咒:天逢门下,降魔大仙,摧魔伐恶,鹰犬当先,二将闻召,立至坛前,依律奉令,神功帝宣,魔妖万鬼,诛战无盖,太上圣力,浩荡无边,急急奉北帝律令。

3、玄武驱邪咒:玄武大帝在眼前,神归庙,鬼归坟,妖魔鬼怪归山林,玄武真君急急如律令。

4、防鬼咒:人来隔重纸,鬼来隔座山,千邪弄不出,万邪弄不开,急急如律今。

5、金光咒: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帝独尊,体有金光,大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姓,侍诵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玉帝同迎,方神明礼,役使雷灵,妖怪丧胆,鬼神志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金光速现,覆护坛庭。急急律令。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