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与用量】
- 羊肝 250克
(选用新鲜羊肝,去除筋膜,切成薄片或小块) - 猪瘦肉 250克
(建议选择无皮瘦肉,切成约2~3厘米块,利于出味) - 党参 25克
(增强补气作用) - 当归 25克
(补血调经,养肝明目) - 枸杞子 15克
(滋补肝肾,明目安神) - 红枣 4粒
(建议去核,补血益气,增加汤的天然甜味) - 生姜 4片
(温中散寒,去腥提香) - 清水 约1500~2000毫升
- 食盐 适量
【作用与功效】
- 补血益气:党参、当归、红枣与猪瘦肉协同作用,帮助改善因血虚、气虚引起的面色萎黄、体虚乏力及心悸等症状。
- 养肝明目:枸杞子与当归均有养肝明目之效,适用于因肝虚引起的视力减退、眼花、夜盲等问题。
- 调理产后及虚劳:针对产后血虚、气虚津亏所致的身体虚弱、视物模糊,具有温补调养作用。
- 适用症:血虚眩晕、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虚羸消瘦、产后调理,以及因肝虚引起的视力减退等。
【制作方法】
- 食材预处理
- 羊肝:
- 去除表面薄膜及筋络,切成适当薄片或小块;
- 用开水(可加入少许料酒)快速焯水15~30秒以去除血水和腥味,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沥干备用。
- 猪瘦肉:
- 洗净后切块,入沸水中焯水2~3分钟去除杂质及浮沫,捞出冲净备用。
- 中药材(党参、当归、红枣、生姜):
- 分别清洗干净;红枣建议去核后使用。
- 如条件允许,可将党参、当归、红枣、生姜用纱布包扎成药包,便于后续过滤(也可直接入锅煮出后捞出)。
- 枸杞子:清洗后备用(为防破坏其营养,建议后期加入)。
- 羊肝:
- 分段煲汤
- 第一段(基础汤底)
- 将焯好水的猪瘦肉与党参、当归、红枣、生姜一同放入砂锅或瓦煲中;
- 倒入约1500~2000毫升清水(可将羊肝焯水时的温水部分留用,但确保煮沸前过滤掉浮沫);
- 先用大火煮沸,煮出血沫后转为中小火文煮约1.5小时,让肉香与中药精华充分溶于汤中。
- 第二段(加入羊肝及枸杞)
- 汤底初成后,将预先处理好的羊肝加入锅中;
- 继续文火炖煮20~30分钟。这样既能保持羊肝的嫩滑口感,又避免过度烹煮破坏营养。
- 最后于炖煮结束前10~15分钟加入清洗好的枸杞子,保持其色泽与活性成分。
- 第一段(基础汤底)
- 调味与完成
- 在煲汤的最后5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 关火后稍作焖置,让各味均匀融合;
- 如用药包煮中药材,可在出锅前将药包捞出,即可享用清澈、鲜美且药味浓郁的汤品。
【注意事项】
- 分段烹煮:猪瘦肉和中药材需长时间炖煮以充分出味,而羊肝因易老,故应在汤底基本完成后再加入,保证嫩滑可口。
- 火候与时间:全程采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文煮,可防止有效成分挥发,保持汤品营养;同时,尽量避免频繁揭盖,以保持温度稳定。
- 去腥小妙招:羊肝和猪瘦肉焯水时可加入少量料酒或姜片,有助于去除腥味及杂味。
- 药材使用:党参、当归、红枣、生姜可用纱布包扎便于取出,也便于控制煮煎时间,避免中药苦味过浓。
这款当归杞子羊肝猪瘦肉汤通过分段烹煮工艺,不仅使补气补血的中药精华与肉类鲜美充分融合,还特别注意保护羊肝的嫩滑口感。汤品清香浓郁,适合因血虚、肝虚或产后调养导致的体虚、视力减退、眩晕等症状人群日常饮用,有助于补益气血、养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