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百衲伏魔衣(下)

百衲伏魔衣(下)

(接上文)

旱魃一击得手,撕咬下一块肉后,就转身跳开,又开始围着他打转。

在旱魃咬中大腿的一瞬间,一阵剧痛传来,随后变成了奇痒难忍,他知道是中毒了。看来这旱魃的唾液中喊有剧毒,也怪不得那么多人都逃脱不得,只要被这旱魃咬伤一口,估计都下不了这座山了。

那旱魃也是狡诈,咬上一口后,也不再次进攻,只是围着萨神医打转,没多久一阵眩晕袭来,萨神医知道,看来自己今天要交代在这里了。

他不敢松懈,强打着精神盯着旱魃,那旱魃却也不着急,居然开始坐的地上静静的看着他。

就在他支撑不住就要晕倒之际,远远看见有个道士飘来。

当萨神医醒来时,外面暴雨倾盆,此刻他正躺在那户老人家,旁边有个道士正端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

而那道士正是林灵素真人,林真人见他醒来后道,你也是命大,我途径此处感觉妖气冲天,过来查看时,正好撞见你晕倒,而旁边那畜生对你虎视眈眈。

萨神医连忙起身感谢,林真人接着道:你身上所中的妖毒已被清除,现在已无大碍,那老人赠你的雷击木,如果是遇到一般的鬼魅自然可以让其退避,而那旱魃并不属于阴邪之物,况且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年数开了慧门,所以对它并无大用。

现在那旱魃已被我除去,这倾盆大雨将会连下三天,从此之后,这里将会风调雨顺如前。

旁边那老人连忙跪地拜谢真人相助。

此后三天,萨神医与林真人同居一室,朝夕详谈甚欢,林真人见萨神医悲天怜悯,深合道家悬壶济世之意,于是便让他跟随其苦修道法,此后,萨神医慢慢就成了萨真人,最终成为了四大天师之一。

他成为天师之后,身上的两件法宝:百衲伏魔衣和五明降魔扇,也均是林灵素真人所赠。据说穿上这百衲伏魔衣,可以让一切妖魔退避,而用五明降鬼扇可以使人死而复生。

有人认为这百衲伏魔衣是和尚的僧袍,因为一般僧人常自称“衲子”或“贫衲,而这百衲伏魔衣有个衲字,其实不是的。

道士的道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六种,不同场合地点穿不同的衣服:

大褂

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一般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

得罗

长及腿腕,一般道人袖宽一尺八寸,当家袖宽二尺四寸,天师之前的监院与当家可以穿三尺六寸宽袖,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

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

法衣

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又称”天仙洞衣”。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

花衣

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

衲衣

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

这个纳衣就是林灵素真人四处云游降魔时,所穿的衲衣,称为百衲衣是因为它是拾取了百余户人家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

林真人在制作时,用了不少秘法,颇费一番功夫,每块布料暗合九九归一之数,胸前是三十六天罡,后背则是七十二地煞,四处云游打坐修炼之时,皆穿此衣,因此法力无边,诛邪难侵!

所以,这百纳伏魔衣是正宗的道家法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