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指的是圆明园中四十处独成格局的园林风景群,它们不仅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圆明园四十景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由宫廷画师、词臣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每幅图都附有乾隆的题诗,因此得名“四十景”。
这些景观不仅展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建筑风格和皇室生活的重要资料。
- 正大光明:圆明园的正殿,是皇帝举行各种庆典和活动的场所。
- 勤政亲贤:皇帝办公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体现了皇帝的勤政和亲民。
- 上下天光: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而建。
- 杏花春馆:仿乡村景色而建,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景色宜人。
- 长春仙馆: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是园中的一处重要书房。
《四十景图》由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等人绘制,历经数年完成,是乾隆时期宫廷绘画的杰作。这些图画不仅展示了圆明园的美景,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后经多方努力,中国重新获得了这些图画的复制权,并出版了《圆明园四十景图》珍藏画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