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的故事。
老朋友们都知道,老K是一个天才级的私家侦探,侦破过许多传奇故事,在我最落魄的时候认识他,借着写传记的名义,在他那里混吃混喝,也听到了不少他的传奇事迹。
之前讲过他的三个故事:燕郊大学恶鬼杀人案,广西山魈食人案,明星养小鬼案。
虽然讲了三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但是大家恐怕还是对他一无所知,知道他单身,英俊,寡言,住在一个单身公寓里,喜欢猫,然后就没了。
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家庭又是什么样的呢?他是否也有过爱情?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
昨晚我拉着他喝了半夜酒,后来白公子和瞎子都喝倒了,才给他喝迷糊了,终于被我套出了他当年的故事,还是一个很神秘的故事。
老K是上海人,他太爷爷被誉为“沪上神探”,在民国那个纷争的乱世里,屡破奇案,名噪一时,连军统遇到问题,都要客客气气请他做指点。
因为他爷爷和英租界关系很好,解放后,大家都传言要清算,就去了英国,所以老K是在英国长大的。
关于英国,老K评价是,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国家。
这个国家以绅士形象闻名,但是足球流氓和未成年少女怀孕率又是全球最高的。
他们白天内敛、保守,甚至有些呆板,但是晚上去了酒吧,却又放浪形骸,肆无忌惮。
他们影响力一路走跌,处处跟随美国,却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还是日不落帝国,有些看不起美国这种暴发户。
英国最近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明星,小猪佩奇,就代表了典型的英国人心理。
粉白的小猪佩奇和小羊苏西,是典型的白种人,他们的生活就是度假、开宴会、爱好打扮,没事找事干,傻乎乎的,天生的迷之优越感。
小猪佩奇最好的朋友是小羊苏西,但是小羊苏西最好的朋友,可不一定是小猪佩奇哦。
这也是自嘲英国和美国的关系了。
最勤劳的兔小姐,做了十几种工作,只要她休息一天,整个小镇(世界)都要崩溃,这当然暗示的中国了。
还有仿佛永生不老,教育了所有人的羚羊夫人,也代表了古老而神秘的宗教。
至于其他,像嗅觉灵敏的狐狸弗雷迪,建筑工人公牛先生,还有天才大象,斑马等,也都暗示了各个国家,很有意思。
老K并不喜欢英国,不,确切地说,是英格兰。
他们家是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住在南肯辛顿,这是伦敦最著名的富人区,家门口就是鼎鼎大名的英国林肯郡格兰瑟姆市国王学校,号称“拥有最多天才的学校”,也是他初中就读的学校。
他本科念的帝国理工大学的数学专业,硕士念的剑桥的犯罪学,生活平静而正常,简洁而直接。
不出意外的话,他毕业后会加入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从警员开始,一步步升到巡佐、督警、总督察,甚至有可能到总警司。
虽然他觉得像太爷爷一样,做一个潇洒、个性的名侦探更好,但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那些都离他太遥远了,英国还传说有佐罗和罗宾汉呢?
他的人生中,只有一次偏差,就这一次,就让他万劫不复。
那是一个伦敦典型的坏天气,他去乱糟糟的伦敦东区办事。
如果说西区是洁白的衣领,整齐的袖口,是优雅的佐罗,是低调奢华的Burberry的格子装,那么东区就是乱糟糟的摇滚乐,是奇装异服的嬉皮士,是满墙的口号和涂鸦,是流浪汉和艺术家的聚居地,更像绿林好汉罗宾汉了。
老K不喜欢东区,东区同样也不喜欢他,每一次过来,好多人都挑衅地看着他,像要把他赶走,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一向乱糟糟的东区焕然一新,不仅是街道很干净,连一向肮脏的乞丐和流浪汉,都洗干净了手脸,端端正正地坐在板凳上,像是在等待谁来接见。
老K以为是女王来了,他们摇摇头,不是女王,是公主,我们伦敦东区的公主。
东区也有公主?
老K摇摇头,该不会是个隐身公主吧。
他错了,他很快就看到了那个公主,一个无比真实的,活生生的,健康活泼的公主。
小公主没有戴王冠,也没有穿长袍,她戴着一顶用旧报纸做的帽子,穿着很平常的T恤和牛仔裤,举着一个大刷子,在一架梯子上绘制一幅巨大的壁画。
这是一幅非常精美的大佛,佛法庄严,大佛也庄严,他坐在山巅云端,怜悯着终生,让人看了就有一种出尘之气。
大佛快要画完了,小姑娘在最后绘制他的手,那只手摇摇伸出,像是要去拈花,又像要抚摸什么,生动极了,也优美极了。
小姑娘歪着头看看,然后在大手下添了一行字:为东区募捐。
老K不由哑然失笑,这样一个巨幅的艺术品,就被这几行字给破坏了,好像把自由女神像手里的火炬,换成了讨钱的饭碗一样,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他摇摇头,对这个东区公主失望极了,决定要离开了。
没想到,他却被人拦住了。
东区公主手里拿着一个破碗,对着他笑了:先生,方便的话,请支持一下东区建设。谢谢您。
老K摇摇头:我不能支持你,因为你们在渎佛。
小公主笑了:佛又是什么呢?
老K说不出来,但是他觉得这样不对,不应该用庄重的佛像来募捐,佛不应该是九天之上缥缈神圣的吗,怎么能和肮脏的金钱挂钩呢?
小公主说:佛法讲究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佛光照我,我即是佛。
老K看着她,阳光斜照在她金色的头发上,佛光袅袅,一派神圣。
他想,她真像一个菩萨。
那个下午,老K第一次旷课了,他没有做什么狗屁社会调研,而是擎了一个破碗,和他最看不起的流浪汉、嬉皮士一起,为东区进行募捐。
小公主告诉他,东区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这里是伦敦最穷的东西,也是西区最看不起的地方,这里贫穷落后,骗子横行,甚至好多伦敦地图都故意忽略这块地方。
但是,这里也是她的家,是她生长的地方。
她告诉老K,自己在爱丁堡大学读文学系,那是一座充满了魔法气质的古堡,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就曾就读在那所学校。
她说,你知道吗?
福尔摩斯有一次去鸦片馆探案,就是在我们东区。
鼎鼎大名的开膛手杰克,就是在我们东区的白教堂杀人的,起码杀掉了五个人。
老K一脸古怪地看着她,她却没有丝毫在意,满脸的骄傲。
老K想,她真是一个公主。
晚上,他们一起去泰晤士河旁边烧烤,在街头放声歌唱,吃着粗糙的土豆泥和鳗鱼冻,大口大口喝着冰啤酒,诅咒着这该死的坏天气,对追赶过来的警察竖中指。
他看着在一旁跳舞的小公主,觉得自己快乐极了,也开心极了。
这……也许就是爱情吧。
小公主平时都在爱丁堡,那是一座忧郁的城市,也是魔法的诞生地。
老K和她经常在爱丁堡大象屋喝咖啡,这里也是JK罗琳写作《哈利波特》的地方。
偶尔去高地湖区散步,这也是《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黑湖的取景地,苍凉、粗犷,仿佛还保持着史前的面貌。
时光那么美,让人很容易想要永远。
永远有多远?
老K说,小公主在她面前是透明的,她的家庭情况,父母,以及更多私人的东西,她都告诉了老K,并且带老K回过家,那是一个很普通,甚至有些拮据的东区普通家庭。
老K唯一有些疑惑的,是她经常接到一些陌生的电话。
这些电话来自各个不同的人,通过说话的口气,能看出来来自各个不同阶层,都对她毕恭毕敬。
小公主说,这些都是东区找她帮忙的人,有些是募捐,有些是邀请她参加晚会。
她的确是很受欢迎的,老K觉得合情合理。
老K只是有些怀疑,她可能不是英国人。
虽然她长着典型的英国人的面孔,精致,小巧,但是她有一次接了一个电话,用的却是俄语。
她是俄国人吗?
老K想,管她是哪国人,即便是流亡海外的白俄,他也爱她。
后来他才知道,她的身份比这要神秘得多。
老K在剑桥读书时,就已经初露峥嵘,协助苏格兰场破获了一些案子,毕业后自然加入了苏格兰场。
在苏格兰场,他升职很快,他也觉得奇怪,好多案子就像白送给他一样,许多阻碍他升职的上司也都被各种案子牵连调离,运气真是好得出奇。
他打电话告诉小公主,小公主咯咯地笑,说那是他自己厉害。
嗯,老K也觉得自己很厉害,直到某一天。
那一天,他们得了线报,有一批毒枭要在东区交易,涉案金额极大,大家整装待发,想要给他们一网打尽。
老K作为警界新秀,自然也要跟去,但是在出发前,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小公主打来的。她告诉老K,自己好像得了急性阑尾炎,现在联系不上家人,问老K方不方便现在送她去医院。
老K毫不犹豫放弃了任务,赶紧送她去了剑桥大学医院,并拜托了和自己关系很好的老教授亲自做手术。老教授说,确实是急性阑尾炎,好在送来的及时,要是再晚一会儿,那就危险了。
老K在医院整整守了一夜,第二天,他手机开机后,才发现出了大事:昨天去围剿毒枭的行动失败了,警界损失惨重,牺牲了三分之一的精英。
老K有些后怕,告诉小公主他的惶恐,小公主则抚摸着他的头说,老K人这么好,肯定没事的。
小公主从来不过问老K的工作,偶尔老K跟她说起,她也会立刻制止,说这些是警局内部的事情,不适合告诉外人。
老K想,你又不是外人,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过了几天,剑桥医院的老教授给老K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在给小公主动手术时,发现了一点点有趣的地方,可能会对他的学术研究很有帮助,所以特别感谢他一下。
老K赶紧问,是什么情况?
老教授说,我们当时都以为是阑尾炎,实际上也确实是阑尾炎,不过我把阑尾化验了一下,发现了一些古老的草药。这些草药,好像可以引起阑尾炎。
老K有些吃惊:您的意思是,她是中毒了?那她是吃的什么中毒的?
老教授笑了,说那就不知道了,也许是你们家乡美味的蘑菇汤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化验。
老K也没当一回事,当笑话告诉了小公主,让她以后吃东西注意一些。
小公主点点头,只是脸色苍白了一些。
又过了几天,老K接到了噩耗,老教授突然病逝了。
病逝的原因,是心梗,老教授心脏一直不好,加上年纪大了,所以心梗也正常。
但是老K却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他委托了苏格兰场的法医过去解剖,后来发现,老教授经常喝的咖啡里,被人投放了一些特殊的草药。
又是草药?
老K猛然想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相信,他试着给小公主打了个电话。
电话关机。
再打,电话就停机了。
老K疯了一般找她,才发现她的名字是假的,住址是假的,家人是假的,连大学的身份也是假的。
她是一个法律上不存在的人。
老K才知道,原来从他们认识第一天,她就制造了所有的虚假身份,从一开始,她就决定了离开。
老K离开了苏格兰场,他开始在全世界游荡,后来去了上海,他太爷爷曾经做神探的地方,做了一个私家侦探。
后来,北京有个做侦探社的大哥很讲义气,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他带到了北京。
老K不说话了,他没有流泪,甚至连讲述的声音都很平静,只是一杯接一杯灌着酒。
我问:那她的身份?
老K摇摇头:她的身份一直是个谜,她背后有一个很大的组织,掌控着很多势力……她是个天才,不到十岁就加入了门萨学会,精通推理和犯罪学……就像莫里亚蒂教授。
我也叹了一口气,一个是神探,一个是犯罪天才,确实这样分开是最好的结局了。
老K却说:后来,他们又见过一次面,是在2009年。
我大吃一惊:在英国?
老K摇摇头:在北京。
他说,她当时受了很重的伤,还是枪伤,从俄罗斯偷渡过来,在一个雨夜找到了老K。
老K拜托侦探所的胡帮主,找医生给她治伤,又把她藏在了公寓里。
他们一起呆了一个月,双方都很有默契,都不提当年的事情。
在一个雨夜,她再次不告而别,只给老K留下了一组密码。
我问老K,那组密码是什么?
老K却说了一个新闻,2013年,门萨学会迎来了一个史上年龄最小的会员,是一个英国女孩,只有3岁,智商却高达162,比爱因斯坦还要高。
实际上,这个小女孩的智商还可以更高,因为她是用英文测试的,这是她的第二语言,并不太熟练。
那个小女孩的母语,是俄语。
而小公主留下的密码,破译后是一句俄语:“Потерял любимого человека.”
“永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