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讲讲武夷山的神仙洞府,一个专门修行驭鸟的隐秘门派,挺有趣的。
上周没更新故事,因为生病了,高烧、刀片嗓、浑身酸疼。
我一看症状,就知道,完蛋,肯定是阳了。想想上次确诊新冠还是三四年前呢,就自己在家吃布洛芬,喝连花清瘟,在那里干挺着,想着挺过三五天就没事了。结果啊,越挺越严重了。
像我这种超级劳模,一年365天都要去星球回复几十个问题,这次真撑不住了,先是请了一天假,后来又请了一天假,真是不行了,持续40°高烧,真是烧得灯枯油尽了。
好多人就兴奋了,断言这肯定是邪症,是虚病!要念金光咒驱邪,还要从太白山上给我发功!还有人要给我快递他独家秘制的红丸,只须服下一丸,一时三刻,必定让我飘飘欲仙!
我心想,哼,飘飘欲仙不一定,羽化成仙倒是有可能!
后来实在挺不住了,去医院查了个血,医院说你屁的新冠啊,就是甲流!然后给我开了几片特效药,吃完就退烧了。
所以说,同学们啊,有病就要赶紧去医院,念咒符水是没用的,自己看病也是没用的,还是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学。
这几天,虽然高烧退了,身体还是挺虚弱的,所以这些天都没出门,而且天也冷,后来老满大哥拼命找我,跟我说给我找了一个北京这边的江湖大哥,很有故事,让我过去聊聊。
我原本是不愿意去的,他死活催我,说这个江湖大哥还有一个干女儿,那气势,好家伙,简直破马张飞一样,是个好生养的,要是在古代啊,死活要给她收了做个二房,肯定能生几个大胖小子!
我让他赶紧闭嘴吧,不然过年的酒都没了,然后灰溜溜过去了。
老满给我介绍的这个人,还真是个江湖大哥。
这个大哥的身份比较特别,老北京话叫做“大了”(发音为liao三声)。
这个“大了”是做什么的呢?
最早的时候,北京、天津这边办红白喜事,要自己搭棚子办酒席,各种风俗习惯、各种老式规矩,还要防止有人喝多了闹事、仇家寻仇,所以都要请一个精通这些习俗掌故、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这个人就叫做“大了”。
后来嘛,“大了”就开始给人平事了,大家遇到什么纠纷,就找到他,请他评评理,断断是非这种。这种人,各地都有,重庆那边叫袍哥,江南这边叫吃讲茶,都是江湖人。
江湖事,江湖了,不能报官,报官就是坏了规矩,江湖上就混不下去了,所以好多三教九流的事情,都要找“大了”帮着协调处理。
尤其北京的“大了”,还比较特殊,毕竟老北京嘛,卧虎藏龙,达官贵人,层出不穷,好多事情不仅半黑不白,还有点儿红色背景,所以要想摆平各种关系,把事情给化解掉,还是很厉害的。
我和他聊了聊,他说自己师父,原本就是四九城的“大了”,他从小耳濡目睹,结交的都是三教九流,后来也就做了这个——“也没啥了不起的,就是一份职业,混口饭吃而已。”
他说,自己师父当年很厉害,因为当年老北京比较乱,江湖人也多,尤其是天桥底下,打把式卖艺的,撂地摔跤的,耍猴玩蛇的,灵鸟叼签的,落难公子,泼皮流氓,都很多。
这些人,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官府懒得管,就让他师父帮着管,所以他师傅属于传统的“大了”。到了他这一辈,已经没啥江湖了,北京城死气沉沉,也没啥手艺人了,所以他已经不“大”了,属于“小了”。
我问他,北京的高人多不多?
他说,北京一定是高人最多的地方。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多大的池塘养多大的鱼。鱼大了,就得入江进海,不然鱼不舒服,养鱼的也不舒服,其他鱼也不舒服。你在江南待着那么舒服,不也跑京城了?
我就笑,说,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见见世面,见见有趣的人,等老了还是要回江南养老的,到时候也可以给小崽子们吹吹牛,爷爷我当年怎么怎么样。
大家就笑。
大了说,今天请您来,是有件事情,让您帮个忙。
他挥挥手,叫出来了一个小姑娘。
这小姑娘,用《水浒》的说法,就是“英姿飒爽”、“一身红衣似火”,一看便是江湖中人。
小姑娘是这个“大了”的干女儿。她爷爷以前是跑江湖的手艺人,专门驯鸟的,就是天桥底下著名的灵鸟叼签。小姑娘很小的年纪,就去了山上修行,最近刚下山,兴冲冲想杀进江湖看看,却发现已经没有江湖了。
她说,所谓的名门正派,要么像官僚,要么像生意人,聊的都是如何升官发财娶小老婆榨取香客钱财,就让她很伤心,觉得江湖怎么能这样呢?方外之人都这样了,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大了”也没办法回答,他自己也迷茫着呢,现在的人都不讲道义了,就谈钱,年轻人也没人听他的了,觉得都是老掉牙的破规矩。他听老满说,有个小兄弟,特别了解江湖,所以请我过来跟小姑娘聊聊,开导开导她。
我心想,现在哪儿还有江湖啊?而且江湖早就不是刀光剑影、打打杀杀了,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生意来往!
但是想了想,话不能这么说啊,还是要安慰她,而且小姑娘长得人还不错,就决定开导开导她,给她讲讲人生道理啥的。
结果没想到,小姑娘却给我讲了一段江湖往事,真正的江湖传奇故事。
小姑娘说,她是山东人,青岛大嫚。她爷爷属于传统的手艺人,他喜欢养鸟,从小驯鸟,后来大运动结束了,就去各地卖艺,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郑州老坟岗,都去过,最多的就是北京天桥,成了当地一绝,天桥三十六把式之一——灵鸟叼签。
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爷爷去天桥,她自小聪慧,很快就学会了驭鸟的一些手段,也经常代她爷爷表演(也是这时候认的“大了”做干爹),后来就遇到了她师父。
她说,她师父是一个道姑,出身于中国一个很隐秘的神仙洞府,她当时去北京开会,路过天桥,一眼就看上了她,想收她为徒。
手艺人收徒,讲究露一手,你得先证明自己够牛逼,人家才愿意跟你学艺嘛。她师父就说,仙法不便示众,要找一处没人的深山,她给大家露一手。
他们就约定去了一个地方,她师父摆上香案,焚香祷告,嘴里念念有词,然后手一招,顿时乌云滚滚,半边天都黑了。
小姑娘抬眼一看,那天上哪儿是黑云?!都是鸟!那黑压压的鸟,铺天盖地的鸟儿,朝着他们席卷而来,围着她师父绕圈,结成了巨大的鸟阵。
她师父说,这一手,江湖上有个名号,叫做:百鸟朝凤。
她师父露了这一手,果然是仙家手段,大家心悦诚服。而且小姑娘出身青岛,蓬莱仙岛也一直流传着仙师传说,当时就同意让小姑娘拜了师父,跟她师父走了。
小姑娘后来问师父,这算不算仙家手段?
她师父说,不算,只能说勉强沾了点儿边吧。
她就问师父,那什么才是仙家手段?
她师父说:你听说过鲲鹏吗?
她点点头,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她就问:师傅,这个鲲鹏真存在吗?它为何既能变成鱼,又能变成鸟呢?
她师父说,鲲鹏是存在的,但是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这个鲲鹏,其实就是我们这一脉修行到最高处时,施展出来的仙家手段。就是水下的鱼群汇聚为鲲,天上的鸟群聚集为鹏,你脚踩鲲,头为鹏,驱赶十亿飞禽水灵,罚天惩地,你就是主宰天地间的鲲鹏了。
她才明白,原来他们师门是驱鱼驭鸟的门派。据说他们门派分为两脉,男生驱鱼,女生驭鸟。男生门派在东海处的某一个仙岛,他们门派则是在遥远的武夷山。
我听她这么一说,也挺感兴趣的。
我小时候,跟我爷爷出去晨练。老黄河道上,就有好多遛鸟的老人。那边遛鸟比较粗犷,都弄一个大竹竿,上面挂一溜儿鸟笼子,然后把长竹竿在肩膀上一架,像一面移动的鸟架子,什么鸟都有,很是嚣张。
我就问她,他们遛鸟是怎么遛的?是从小养着,然后培养感情吗?
她说,山下是这样做。像她爷爷就是从小养鸟,培养好感情,然后从小培训鸟儿,给它们做指令,久而久之就形成条件反射了,所以让它怎么叼签都可以。山上不是,山上是学习如何和鸟儿沟通。
她说,自己刚上山时,师父就让她坐在山上,山上到处都是叽叽哇哇的鸟群。师父让她坐在鸟群里,和它们融为一体。让她想象自己是一棵树,是一棵草,天生地养的,从出生就生活在这里,让她像花草一样感悟自然灵气,忘掉自己是人。
这样时间久了,她身上的人气就越来越少了,慢慢真成了一棵树,好多鸟儿叽叽喳喳落在她身上,她伸开手掌,鸟儿就自然落在她手心里,完全不怕她,觉得她像一棵树,不像一个人。
她说,修行到这个时候,属于开悟了,可以开始学习了。
学习什么呢?
学习如何和鸟儿沟通。
这一步是很难的,就是你要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鸟儿,学会和鸟儿沟通。
她说,你可以用任何办法,吹口哨也行,唱歌也行,说话也行,敲鼓也可以,弹琴也可以,总之什么方式都没关系,只要能把你的意识传达出去,让鸟儿明白,那就成了。
我问她,那怎么传达?
她摇摇头,说他们这一脉是没办法教的,只能天启,也没办法用语言去形容。就是你坚持坚持再坚持,突然有一天,豁然开朗,感觉你可以和鸟儿对话了,它能听懂你的话,你也能听懂它们的话,大家相互熟悉,血脉相连,互相理解和信任,你变成了一只鸟儿。
她说,这就属于入门了,可以修行本门派的功夫了。
关于门派的武功,她就不肯说了,只是说类似鲲鹏法门那种,这些不是给人间展示的东西,就不说了。
我当然要问她,门派是什么门派,为何修行这么奇怪的法术?
她说,他们门派是救世的门派,不是表演的门派。
我问她,如何救世?
她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有一天,到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会大开山门,子弟尽出,不仅他们要赶赴战场,也会召唤天下的鸟儿、鱼儿参战,哪怕最后战至一只鸟,一只鱼,也绝不后退一步。
我心想,就几只鸟儿,一只鱼,能有个屁用啊?起码我这一只鱼是屁用没有的。
但是我没好意思说。
我问她,像你们这种门派多吗?
她说,据说昆仑山有个四灵派,在秘密修四大神兽,已经修了几百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修成。
我说,他们也是聚集野兽什么的,弄成一个大野兽吗?
她摇摇头,说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修行的是形似神兽,他们是召唤神兽。
我不明白了:召唤神兽?怎么召唤呢?
她犹豫了一下,说:上古神兽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我更吃惊了:啥?朱雀、玄武、白虎、青龙,这些神兽真实存在?
她点点头,说,还不止,还有凤凰、麒麟、貔貅这些。
我说,这不可能吧?
她说,我开始也觉得不可能,但是我在武夷山修行几十年,亲眼见过凤凰焚天,几乎烧掉了一座小山头。
我说,凤凰是啥样的呢?
她说,凤凰并没有肉体,它就像一团火,一团燃烧的火,鲜艳的火,比所有红色都要鲜艳夺目,像火苗一样轻灵飘逸!它所到之处,到处都是火,它是火里的精灵。
我问她,那只凤凰后来去了哪里?
她说,被人一箭射死了。
她说,那是一个黄昏,我们在山上打坐,师父突然喊了一声“凤凰!”
我们抬头去看,就看到一片火云,火红火红的,像传说中的凤凰,在天地间翱翔,极尽绚烂,我们都看痴了。
这时,极遥远的地方,突然射了一支金黄色的箭,那支箭初看时很远,突然就到了身边,钉在了凤凰头上,它从天上滚落下来,血色飞溅,染红了半边天,像一片凄厉的血色晚霞,最后滚在了一座小山头上,我们赶过去看时,一座小山都被烧化了,烧成了一个漆黑的小山头。
我也很向往,说看来这世上真有绝顶高人,可以搭箭射龙坠凰啊!
她点点头,有的。昆仑绝巅,南海深渊,一直传说有神仙。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据说我们门派最鼎盛时,祖师爷还曾去觐见过神仙。
我问她,觐见到了什么?
她摇摇头,这就不能说了……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也感慨,说我泱泱中华,卧虎藏龙啊,这世间,真有江湖在啊!
她也有些迷茫,说自己上山学艺几十年,学的都是驭鸟仙家之术。下山后,她才发现,她学的这些,在现代社会,百无一用,而且仙家手段不能示人,只能假装是魔术,像她爷爷一样,摆摊卖艺,做个灵鸟叼签之类的。
这些,难道就是她向往的江湖吗?那她苦苦学艺这么多年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安慰她,说这不是江湖,这是人间。
我说,你看,这个世界分为山上和山下,庙堂和江湖。
有人身居庙堂,殚精竭虑,有人堕入尘烟,辛苦恣睢,有人游戏人间,且歌且行,有人隐于山林,守护人间。
这人间处处,处处皆是江湖。
你是江湖,我也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守护人间的,就是江湖。
她想了想,觉得我说的很对,存在即合理,人间有人间的困苦,江湖有江湖的法则。他们门派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坚守最后一方净土。既然世俗不适合她,她还是回山上去吧。
姑娘最后一抱拳,说:鱼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如果有一天,山崩地裂,波浪滔天,我们武夷山见。
我苦笑,说希望国泰民安,岁月静好,希望与你,永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