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交了一个开封的女朋友,有事没事就往那边跑。开封是个好地方,清明上河图、开封府、天波府、铁塔、大相国寺。豫菜名气不大,其实很好吃,开封菜尤其好,像第一楼包子、马豫兴“桶子鸡” ,鲤鱼焙面、套四宝、扒广肚,四味菜,都很不错。我就每天喝着四味汤,到处逛逛,实在无聊了,就跟她去学校蹭课。她当时读的黄河水利学院,有个新来的讲师,专业课讲得一塌糊涂,但是讲故事特别好,他讲了许多关于黄河的故事。他说,咱们现在看到的开封啊,都是新城,那古城在哪里?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在开封地下三米到十二米的地方,上上下下摞着六座古城。最上面的自然是清朝的开封城,最下面的是唐朝的汴州城,影响力最大的,则是北宋的国都东京城。因为黄河。
他说,黄河啊,是中国最神秘的一条长河。
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决口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溢的就有543年,决溢次数达1590次。
这老黄河改道啊,生灵涂炭,将开封城都硬生生埋了六次!
这条河有多邪乎啊,估计只有他最清楚,因为他们家是世代的河兵出身。
河兵是什么,好多人都不知道了。
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天下粮仓》的开头,那几个九死一生取水的士兵,就是河兵。
清朝的军装上印着字,有的印一个“勇”字,有的印一个“兵”字。这两者区别很大,兵是正规军,是清朝的正规部队;勇是临时招募的军民,曾国藩的湘军,一些地方团练,都是勇。河兵虽然属于绿营系统,但是地位尊贵,他们的粮饷是乾隆帝特批的,按“战二守八”(战银每月一两五钱,守银每月一两)的比例分配,还能“由守拔战”而升迁,如因公遇难,也按军功条例抚恤。可以说,清朝的河兵待遇是很好的了,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不仅不愿意去,就算是被强行抓丁了,或者被征调成河兵了,他们也要千方百计跑掉。康熙三十七年,河兵人数为2000名,三年后只剩下不到800人了,跑掉死掉了将近一半多。后来实在不行了,嘉庆七年,紧急从天津和宣化调拔400人凑数。按说当兵吃粮,扛枪打仗,又有什么要跑的,关键是河兵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别的兵种是和流寇、盗贼、外夷打交道,河兵和什么打交道?在黄河里,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发生,黄河古道的淤泥里,也是什么邪乎物件都有可能挖出来。大家都知道黄河泛滥,一次要死掉成百上千人,但是大家却都不知道,每年清理黄河古道时,从厚厚的淤泥里挖出来的诡异物件才瘆人呢!五十年代初,黄河改道,河工扒开了干涸的黄河古道后,发现了一截锈迹斑斑的铁管,铁管初时只有胳膊粗细,越往下越粗,往下挖了七八米,那铁管有水缸粗细,周身白亮,就像用纱纸打磨过一般。河工们不敢再挖,等专家第二天来了后,却发现那原本干涸的河床一夜水满,浑浊的黄河水中再也找不到那截铁管了。六十年代,清理黄河古道时在淤泥下发现了一个十几米高的铜钟,钟口用铁汁给封住了,打开一看,铜钟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骷髅头,骷髅头里盘着各种黄橙橙的小蛇,怎么也不肯出来。专家考察了一番,怎么也想不通这口大钟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蛇怎么能在封闭的大钟里存活那么多年,最后只能将大钟原样沉在了河底。在那口大钟沉到水底之后,连续七天,家家户户都听到了铜钟敲响的声音。九十年代,黄河大堤上号召家家门前通马路,河堤上修了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路修到半截,前面是一片黄河古道,河滩上东倒西歪地横着几棵枯死的老树。修到这个河滩处,地基就怎么也打不下去了,手腕粗的钢钎一打进去,就断掉,怎么也不行。后来没办法,请来了当地的风水师,风水师让他们把道路绕开那处黄河旧道,这样才堪堪过了这个坎。1938年,蒋介石在郑州、开封之间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据说当时炸死了一条小龙,血流成河,当时大坝旁的黄河水都是血红色的。然后他又说,黄河虽然危险,但是富贵险中求,黄河也是富贵最多的地方,各种宝贝,各种神器,也是很神奇的故事。然后他就讲了一些黄河采金人的故事,据说这些人源自古老神秘的金门,金门源自明朝,是一股非常厉害的江湖势力,他们都属于身怀绝技的高人,惯会从浑浊的黄河里找宝贝。他们门徒众多,覆盖黄河两岸,而且富可敌国,行事诡秘,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据说,他们在黄河里发现了一个大鼎,里面钻出来了一个大活人。不过他没讲多久,就辞职不干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讲课不行,为人师表,误人子弟,还不如去江湖上闯荡闯荡!最后喝得酩酊大醉,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爷爷去也!现在算算,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也不知道这个潇洒的老师现在在哪里。我倒是愿意每年给他发一笔顾问费,让他多给我讲讲黄河河兵的故事,想必也是极好的。我年轻的时候,做过许多错事,尤其在感情上飘忽不定,伤害过许多人,在这里也和她,和伤害过的人道歉。现在想想,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也祝她幸福,祝所有人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