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者,丸也,指精华元气之丸状,最大直径比当今乒乓球稍小些许。
“丹田”者,元气之丸所产之田地处、活动游走处,产田处,为脐下三寸入内中之位置;其活动游走处,为整个小腹部。气丹,可上下窜动,也可在小腹内作顺逆时针方向游动。
丹田是元气丸之家居,只在丹田处聚结成丸状。
此元气丸一旦开始向身躯、四肢供给养份时,便消解丸状,为气化状沿气脉网络通达供给。
……
《仙经》文:“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人身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际练功时,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
……
在筑基时,丹田为守中之处,利于入静、得气。炼精化气时,则为大鼎炉之炉,是藏药之处,修持者将采取的外药积蓄于丹田之中,所以它是聚神合气、储存神气之所。
外药入炉后与元神会合凝结,进行反复烹炼,也就是“产真种”的过程,真种产生后,神凝气合,归于下炉,结而为丹。
伍冲虚讲:“阳精盛满,是长生之本根。由其归于丹田而后可得满。满而守于此中,则不亏而得长生。暂守暂得,久守久得。”
“阳精凝聚又结丹者,谓之不死之基。守在丹田,即可不死。”
天皇真人云:“气不散则命不亡,命不亡则形不灭也。”
外药有三百六十次周天,也就需要三百六十次储存,而丹田即为储存、凝聚之处。外药是丹母的原料,必须积累已足并与元神会合、凝结,经反复烹炼之后,内药才开始自生。
内药生,外药即转化为真 ,在丹田以旧迎新 ,互相结合,通过烹炼,开始成形,无质生质,久则成大药也。大药即阳精化气之金丹。
金丹也就是从丹田气穴中产生的,开始因无形之气微,故附外形而为用。即阳冲动阳关而有阳举之象。此气微弱,故称小药。及至以后积精累气多而满足之时,化气而成金丹,则曰大药。
实只是有形之真如火珠,是从无人有之物。
黄帝曰赤水玄珠,又曰真一之水、黄芽、真铅,皆是指丹田中所生之真气,因积累多而成自有之形。 所以不附外形而唯生于内。内动、内运、内知、内见之内丹即此也。
阳盛而内可见形,此非形质也。乃有“似火热之形”也。古云:丹田火热、两肾汤煎,不过形容丹田之火珠也。有此形才能出神而变化有形,为身外之身。此即无中生有、采之而后生之大药也。
大药存于丹田,必用七日之采工而后得,此时就会见: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耳后风生、脑后鹫鸣、眼吐金光,身涌鼻搐之景。
此乃得大药之兆,六根震动之象也。
……
精气神为人体三宝,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它是“性命之根本”。
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意守丹田是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
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
在炼精阶段,精之所以能满者,则是由于补助也。
伍冲虚讲:“补精时,必遇精生于先天之真时。即用火以薰蒸,薰蒸即补也。补到化气,无精可生,便知实满。”此为日内之事。
“精自满,窍自闭,大药一到,淫根自缩,同于童子。从欲不可得,何用思欲?世所称返老还童者是也。” 其特点即阴缩如蚂蝗。若精窍不自闭,淫根不缩如童子,不出现马阴藏相,则不得谓之精满。达到了这一步工夫,精满不思欲,即得长生之小果。
其次,在先补精之时,有神与之配合,因已补得神气俱旺。及所化之真 归于元海则坎实也。渐以坎实点离虚,虚得实而皆实,实则不饥,何用思食?十月胎圆中,皆不食。一月减食,三月辟谷,四月后绝火食,不吃人间烟火,故曰气满不思食。如气满犹食,则是定力不够,不得谓之气满。
再次所谓神满,即纯阳无阴之谓。古仙谓分阴未尽则不仙。如有一分阴在,即有一分昏沉睡魔。十二时中,灵光不自觉照,神如何得满?故不可谓之神满。
伍冲虚讲:“必使神住定, 亦随之而住定,神俱定。”从入定之日起“即能不睡,昼夜常觉,惺惺不昧。十二时中,无一时不入定,亦无一时不在定。如是,十月之间,方得神满不睡。既无睡,又何思?到此心无生灭,息无出入,已成阳神。”
出阳神即出色界,到无色界矣。
……
金丹诀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
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
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
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
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
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
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
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金丹是修炼的第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练气是修仙的预备阶段,筑基是入门打基础。只有到了金丹期,结成金丹,才算是真正踏入道。
炼气期修士寿命与凡人基本没有什么差别,筑基期修士,寿元也不过二三百年,只有结成金丹,修士寿命才会暴涨。完全断食人间烟火,做到逆天改命。结丹的方法有三:
一、五行丹法
以自己的五行本命属性为方向,在感悟天地五行之力中结得金丹。这种最为普通,风险也低,是修界中最常见的结丹法。
二、异丹法
这种结丹方法是五行丹法的变异,在感悟天地灵气中结成金丹。金丹结成后,对未来修行的帮助非常大。
三、假丹法
为了加快成丹,将自己的法器或奇宝逆运入丹田,以此为基础,结成假丹。这种方法,危险性极大。稍有不慎,修行者就会万劫不复。向为正统道家所唾弃,列入于左道旁门邪术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