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上)

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上)

天圆地方百炼成钢,用刀自取谶应取银。

鬼谷子是诸子百家最为神秘的人,他通天彻地,精通百家学问,人不能及,神乎其神:

一通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

二通六韬三略,布阵行兵,鬼神难测;

三通纵横游说,明理度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

四通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而赊刀人则相传是鬼谷子的门生,能占卜生死,预测兴亡,所到之处会留下让人高深莫测的谶语。

在1878年7月的《申报》里有篇刊登:

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西年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刀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

迨光绪初年,宁波米价果粜至十八文一升,于是人皆信其言之有据,唯其人则已不可知矣。乃本月初奉化萧庙前又来一外路人,船装厨刀求售,其言与昔无异,并谓将来米价有贵无贱云云。

人尽惑之,幸为奉邑尊风闻,立即饬差往拿,然已杳无踪迹矣,惜哉!

…..

以前赊刀人留下来的很多谶语都应验,如:

羊上千,牛上万,彩礼要价十八万。

世间有路无人走,农村有房无人住。

有田无人种,有屋无人住,人将脱衣而出,兽将穿衣而行。

满街大楼无人住,十里长街一盏灯,万里巷楼无一人。

等等;

话说在清朝的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个卖货郎,他一手拿着菜刀,一手拿着铁条,边走边敲,发出清脆悠长的“叮”“叮”之声,身后背着个装满各种刀具的竹筐,身上穿着的麻布衣服已是有些破烂。

听到敲击之声,有村民出来询问,他说自己是卖刀,问他多少钱,却是不答,只是卖弄自己刀的锐利。

之间他从身后筐中拿出各种菜果来展示刀具的锋利,此时人群中有个屠夫,回家取了根猪大骨,说:谁家的刀切不了菜果,能给我砍了这猪骨头的才是好到。

只见那卖刀人也不多费口舌,一手抓住牛棒骨,一手执刀便向猪大骨砍去,手起刀落,那猪大骨应声而断,再看卖刀人手中之刀,那刀口齐整,没有丝毫卷刃或者崩口。

那口刀被围观的村民讨去,轮流查看,纷纷赞叹不已,屠夫也伸出了大拇指,并说要买两把刀,其余村民也表示想要要购买。

卖刀人高深莫测的回答说,我这刀只赊不卖,不应不收钱。

村民都很疑惑。

卖刀人不慌不忙的说,我留下一句谶语,如果准了,那么三年之后会上门收取刀钱,不过不准,则分文不取。

随后,迅速在村里传开了,陆续有很多村民上前赊刀,那卖刀之人筐里的刀具也很快全部赊完,而赊刀人的本子上也记满了村民家的住址和姓名,并都按了手印。

在赊刀人走后没几个月,村里连续发生多起死亡事件:

有的是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滚下山坡摔死;

有的是在河边洗衣服时,溺水而亡;

有的是晚上家中无端起火,被烧死在屋内;

…..

整个村庄被恐怖的气氛笼罩,村里传言四起,有的说是山神发怒,有的说是水鬼找替身,有的说是黄皮子寻仇,众说纷纭。

村里的族长也算是见过世面,村庄的位置以前也请高人看过,说此村背山面水是个难得的福地。村里以前还出过一个状元和几个巡抚呢,怎么可能村里这几人无端遭受横祸。

他在村里四处询问后发现,出事的这几家有个共同点,就是几个月前,在赊刀人那里赊过菜刀,还有几家赊过菜刀的家户,家里也有状况,或是孩子晚上吵闹不已,或是老人突然染病卧床不起,或是夫妻间莫名吵架打闹不休,等等不一而论。

族长发现,种种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前段时间来村里的那个赊刀人,他以前听闻过的关于射刀人的传闻:说赊刀人是鬼谷子的弟子,所售物品只赊不卖,物品不一而定,有刀具,有剪刀,有香油等等,临走时会留下谶语,等谶语应验后才会过来收钱。

他们更多的像是预警而不是售卖,但从没听说赊刀人赊刀后,留刀之人由灾祸降临,虽然也有传闻说,他们是明朝时期传下来的杀手组织,他们行踪飘忽不定,手段神秘,卖刀只是踩点掩饰,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底细。

为了找到破解之法,族长四处托人查找,一天终于传来了个消息,说在东南方向的柳庄镇上有个赊刀人。

族长连忙在村里找了三个壮小伙,一起陪他去找那个赊刀人问个明白。

柳庄镇离他们村还是有些距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们四人就出发了,赶到集镇后就开始四处询问,但始终没有踪迹。

赊刀人的行踪向来是飘忽不定,每个地方只呆一两天,找了一天都没有个头绪,就在族长以为希望渺茫,准备返回村庄之际,一条偏僻的胡同里,他看到一个老人正在买刀问价钱,他对面的男人正是赊刀人。

只听那赊刀人说,他的刀只奢不卖。

老人听后问那他什么时候来收钱。

赊刀人答道,等令郎三年后大富返乡之时,我再来收取刀钱。

那老人一听,顿时大惊,原来他家的大儿子今年外出经商,并说三年后定会返乡。

族长认为,这赊刀人定是从旁人口中打探出了他家的消息,才在这僻静之处行骗,于是命村里来的三个小伙把那赊刀人拿住。

这三人趁奢刀人不备,从背后悄悄摸上,想一举将其擒住,谁料那人身手十分不凡,闪身跳开,顺势回首就是一拳。

三人上前围着那人争斗再三,却是不能将其擒住。

族长在旁看的明白,那人从开始一直没有下狠手,只是一味的格挡,被逼急了才会偶尔出手反击,于是上前叫停了三人道,我是王家村的族长,前几月有个同你 一样的卖刀人去了我们村,后来村中灾祸不断,我怀疑你与他有干系,请你到我们村说个明白。

在以前,村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族长一手解决的,很少会上报衙门,那时对衙门都没好印象,不到逼不得已都不会去衙门。

那人却并不想去,拎起装刀的筐子说道,你要找的不是我,我们只奢善刀,从不奢恶刀。

听他说的似乎另有隐情,村长见其一脸正气,不似几月前去村中那人,一脸邪相,便请求想让他帮助找到真正的凶手。

这男子说,实际上他最近也一直在找那群射恶刀的人,他来此地也是专程为此而来。

天色将晚,听闻赊刀人言语后,族长也不忙回村,请那人一起吃饭,于是找了一家馆子边吃边聊。

那赊刀人也是直爽之人,几杯薄酒下去,便把其中原委道了出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