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逃避,恰恰相反,每一个现实问题,都是修行的最佳入口,都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创业的道路艰难险阻,创业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爱人之间有隔阂,夫妻关系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孩子沟通有问题,教育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的身体有了问题,身体就是你的道场。
每一件烦恼是道场,每一次情绪是道场,每一次恐惧也是道场。
从现在开始,当你想生气的那一刻,请你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一下对方的感受,然后再心平气和的沟通,如果你可以坚持10次以上,就会发现事情并非难以解决。
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你会变的宽容,因为你明白了他人的苦难,学会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学会了自我反省,并获得了进步,这就是修行。
修行的道场就在你人生的每一个痛苦之处,在你每一次想冲动的时候,在你每一次即将失控的时候。
千万不要试图跳过现实的各种问题,妄谈修行和各种高尚,那是空谈。
工作的问题,婚姻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健康的问题,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是我们的道场。
当一个人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与世隔绝,而是为了学会人生洒脱的态度,从此你将拥有一种看穿事物的能力,能对世事和人心抽丝剥茧,直达事物本质,于是,你看到最真实的世界。
在《金刚经》中有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阶段,你将拥有一眼窥见所有事物本质的能力,此时一切表象在你面前都如梦幻泡影。
万事万物在你面前,如同洞若观火,你可以随时将红尘世俗置之度外,这就是一种洒脱。
这种能力,儒家称为“仁”,佛家称为“空”,我们道家称为“道”,经常说的得道高人,指的就是这个“道”!
一旦修成了正果,佛家称为“开悟”,修成之后是“神”;道家称为“得道”,修成之后是“仙”。
道家的修行靠掌握规律,然后顺势而为,也叫“合其道”。佛家的修行靠的是因果关系,你为了结这个果而去种这个因,选择了因就要去忍耐,就是去承受那个苦。
如果一个人能掌握了万事万物的规律,那么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里的各种苦,也就是说:抓住了规律就可以跳出“因果”这个局。
这就是“得道”,即:掌握了规律,这种人就是“真人”,从此逍遥。
同样,如果你能坚守本心,忍受生活里的各种痛苦,百般忍耐,也可以超越规律这个局。
这就是“开悟”,即:看到了真相。这种人就是“觉者”,从此顿悟。
所以,“规律”和“因果”可以互相转换,“合其道”则可以“控因果”。如果你符合了规律,就可以跳出因果,如果你能控制因,就可以跳出规律。